新语文图书馆新书vol15感恩的日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http://m.39.net/pf/a_4784935.html

新语文图书馆又与大家见面了!

我们推送的书讯,会包含最新出版的书籍,包含过去出版但很可能被大家忽略的书籍,也会包含大家也许都知道但依旧值得一再推荐的书籍。书籍种类会涵盖现实故事和幻想故事,成人故事和儿童故事,科普书籍和历史书籍。总之,好书的推荐不分年龄,也不分种类。

这一期,我们将为你带来这个11月新到馆图书的推荐书单。

《第一次野营》

类型:写实绘本

推荐适读年龄:1年级以上

作者:[日]林明子著/绘

译者:唐橙橙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11月

菜穗一个小女孩,看到大家要去野营,她也心动了。小小的她被大孩子质疑“背不动重重的行李走路”“会动不动就哭鼻子”“不会捡柴火”,而且胆小“怕天黑”,菜穗气呼呼地否定,还放言自己”天黑也敢一个人出去尿尿“!大孩子们便带上了菜穗,只是小小的她真的做到了吗?在人生第一次野营里,菜穗还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和勇气、友爱相关的“第一次”的故事,林明子创作出的美丽画面也像绚烂的烟花一样留在读者心里。

《脑袋上的池塘》

类型:幻想绘本

推荐适读年龄:1年级以上

作者:[日]日野十成改编;[日]斋藤隆夫图

译者:彭懿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4月

这里有一个大懒汉,懒到柿子砸到脑袋上,只剩一颗种子在上面也懒得拿掉。结果,种子发芽生根,在懒汉的脑袋上长成一颗会结果子的柿子树……

这个取自民间传说的绘本故事,夸张离奇、荒诞不经,没有给予人醍醐灌顶的教育意义,却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故事本身的魅力。

莫波格现实题材小说系列

类型:写实故事

推荐适读年龄:2年级以上

作者:[英]麦克·莫波格

译者:杨华京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11月

对孩子来说,世界上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是否离孩子过于遥远,而不必让他们知道?那些战争、屠杀、环境污染等等主题的故事,是否过于沉重,而无法向他们讲述?

麦克·莫波格的回答是“不”。

《莫扎特问题之谜》,一个以二战后期为背景,讲述孩子用音乐帮助父亲解开内心沉重枷锁的故事。

《一匹叫赫柏的马》里,来自越南的难民霍,在一个英国农场里遇上一只特别的马,他们的朝夕相处帮助霍扫去了心里的阴霾。

除了二战、难民问题,“莫波格现实题材小说系列”还涉及了巴以冲突、环境污染等等现实主题,莫波格认为童书作家应该诚实地告诉孩子世界的真实模样——苦难和悲伤正是复杂世界的一部分。

《仓鼠日记》

类型:幻想绘本

推荐适读年龄:2年级以上

作者:[法]阿斯特丽·德博尔德著;[法]波丽娜·马丁绘

译者:魏舒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10月

这里有一只颇为自恋的仓鼠,他总是幻想他人对自己充满喜爱和崇拜,还很喜欢美食。

有一天,它召集林间空地的伙伴来开会——伟大的仓鼠将要过生日了,你们可得准备点礼物才好!朋友们送出了仓鼠想要的礼物吗?挑剔的仓鼠最后对这场生日聚会满意吗?

除了这只让人又气又爱的仓鼠,书中还有大方能干的“作家”鼹鼠,温柔细腻的刺猬,慢吞吞但乐于助人的蜗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它们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小小的事》

类型:幻想绘本

推荐适读年龄:4年级以上

作者:[澳]梅尔·特里贡宁著/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年3月

这是一本聚焦于一个被孤立的孩子内心世界的无字绘本。

小男孩每次受伤,身体好像就会裂一个小口子,而他的周围总是被一群尖牙小恶魔笼罩。痛苦得几乎要被小恶魔吞噬的时候,有人走进来看到了他的伤痕,也向他展示了自己的伤痕。

原来不是只有自己是不完整的。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变成摧毁人的小恶魔,微弱的小小同类也可能是黑暗里互相照耀的光。

《跟小元谈中国建筑》

类型:人文知识读物

推荐适读年龄:3年级以上

作者:王镇华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8月

这是一本给孩子的建筑入门书,其实也是作者给女儿小元讲课的记录。放下繁杂的建筑知识,避开著名却遥远的建筑,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周边开始谈起,在作者的讲述下,“建筑”不再冰冷严肃。

书中举出5例个案,从一幢房子的组成到一个村庄的规划,介绍建筑的基本骨架。从古老的庙宇、古朴的乡村再到现代的街道,这本书捕捉了建筑里“旧”的美感、人文内涵和合理利用中迸发的活力。

《拾光者:满天星》

类型:诗歌

推荐适读年龄:5年级以上

作者:孙玉虎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4月

一个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骆驼村希望小学,孩子们叫他宋老师。他要在这里,给孩子们上五堂乡村童诗课。

上诗歌课,不但让这里的孩子学着用全身心感受词语和表达的魅力,宋老师也尝试着让孩子们学会了解自己的乡土生活,了解在自己身边早已熟悉的老人家。骆驼村的年轻人、中年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是老人和孩子。

宋老师带着孩子们,从诗歌中重新思考、认识自己和生活——以后想做什么,种植还可以种什么,人死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对乡村的孩子来说,学会感激大地和父母的给予是很重要的。他们的中国梦,不在十年之后,不在北上广,不在物质发达的国外,而在自家美丽的田野里,在当下的生活中。”

我想,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如此。

《鳗鱼的旅行》

类型:自然文学

推荐适读年龄:8年级以上

作者:[瑞典]帕特里克·斯文松

译者:徐昕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年10月

鳗鱼是我们最熟悉又陌生的生物之一,它常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但提起它的模样,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要说它的性别——鳗鱼是雌雄同体的吗?亚里士多德坚信它没有性别,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年轻时期研究了几百只鳗鱼也没有破解它的性别之谜。

本书双线并述,一条线沿着人类对鳗鱼几千年的科学研究历程前进,一条线从日常出发,讲述作者与父亲一起钓鳗鱼的经历。因“鳗鱼问题”引起的对生命目的和意义的追问,与人类对自身的追溯交织并行。

《华尔街日报》如此评价此书,“到头来,《鳗鱼的旅行》并不是真的在讲鳗鱼,而是在讲生命本身。”

作者简介

水母

三明治写作学院

新语文图书馆管理员

做过图书出版编辑,参与过儿童教育产品研发。年7月加入三明治写作学院。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mua.com/smfz/6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