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海南发生了一件让人惊异的事情。有人在海南五指山某村的水井里,发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全球为数不多可以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它在地球上已经生存繁衍了6亿年之久,堪称是地球的“活化石”。桃花水母本身具备极大的科研价值,因而备受瞩目。据记载,人类第一次发现桃花水母是在年,当时是在英国伦敦的河流中发现的。人们一度认为,这种水母是英国独有的物种,直到半个多世纪后,世界其他地方才有了桃花水母的发现。桃花水母主要生活在亚欧和美洲温带地区的干净淡水中,随着环境污染,桃花水母的生存空间正在大大缩减。然而,人类历史上最早对桃花水母的记载则是在中国明朝万历年间,当时人们叫它“桃花鱼”。到了年,清朝《古今图书集成》中对桃花水母进行了细致描写,说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与桃花水母的形态几乎一致。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对桃花水母的认识比西方要早上百年时间。作为一种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这次在海南的水井中大量出现,这无疑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我们知道,海南是一个热带岛屿,此前几乎没有发现过桃花水母的踪迹,那这些水母为什么会在水井中出现,难道是从地层中顺着地下水过来的?实际上,我们农村常见的水井并不跟其他水域相通。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桃花水母本身就来自当地的土壤当中。人们说“千年草籽,万年鱼籽”,说鱼的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或许桃花水母的卵也是如此,作为一种低等生物,桃花水母本身应该也有其适应环境的方式。桃花水母本身带有一定的毒素,这也是它捕食浮游生物的主要手段。桃花水母外观十分亮丽,近年来也有不少人把它当作观赏动物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