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一艘名为EVERGIVEN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在苏伊士运河北部狭窄航段搁浅,造成苏伊士运河航道关闭,掀起全球经济波澜。其实,堵船地点一直存在着一个未被重视的“苏伊士运河生态现象”。那里究竟有什么生态情况?自然教育工作者眼中苏伊士运河大堵车的表象之下掩藏着哪些与人类命运相关的重要信息呢?苏伊士运河成为生物入侵走廊众所周知,苏伊士运河总长约公里,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有了苏伊士运河,亚洲各国港口和欧洲之间,无需绕行非洲南端。但从生态的角度审视,苏伊士运河还打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生物圈。据世界海洋保护研究机构调查,自年底苏伊士运河正式连通两大洋以来,已有大约种生物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通过苏伊士运河入侵到了地中海海域。这数百种印度洋生物在无数条巨轮的底壳之下,冒着被螺旋桨打碎的风险安全游到地中海,令一些国家十分不安。许多种类的水母以及豹蟾鱼、蓑鲉、河豚、线纹鳗鲇等危险生物,也利用这条运河从印度洋侵入地中海,严重威胁地中海国家的海洋生态平衡和甚至威胁着渔民和海滩游客的生命。以色列就曾不止一次遭遇大规模水母攻击,而这些水母正是利用苏伊士运河来到地中海。调查还显示,来自印度洋的河豚导致地中海海底的藻类丛林遭破坏,线纹鳗鲇的毒刺会致人剧痛甚至死亡,豹蟾鱼、蓑鲉等也是可以致人死亡的危险鱼类。继续拓宽治堵又会怎样?为避免拥堵,提高通航能力,将苏伊士运河拓宽似乎是唯一之选。在EVERGIVEN号集装箱船搁浅的新闻图片里,就有“小黄车”在努力开挖着集装箱船鼻艏位置的河岸。其实早在年,就有18位海洋科学家联名在《生物入侵》期刊上指出,拓宽苏伊士运河将增加入侵物种在两大水域间的移动规模。原本在苏伊士运河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大苦湖”,这里盐度很高、多种指标超常,不适宜海洋生物生存,成为阻挡海洋生物迁徙越境的一道屏障。但随着7年前苏伊士运河又一轮大规模拓宽工程的完工,这一天然生态屏障所能起到的作用被大大削弱。研究人员之前就估计,红海水域多种外来物种中有一半经由苏伊士运河来到这里。一些外来物种带来了巨大问题。例如,绯鲵鲣取代了具有经济价值的本土红鲣,同时具有侵略性的水母堵塞了进水道。科学家认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措施之前,不能再拓宽这条运河了,扩宽运河就像与地中海进行生态轮盘赌。知识延伸:1、苏伊士运河中流淌的是什么水?红海位于赤道附近,沿岸大部分地区属于沙漠气候,周围缺少大江大河的淡水注入,气温高而蒸发强烈,造成海水盐度高,使得红海成为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也导致红海的海平面下降。地中海所处的纬度要高于红海,蒸发弱,周围还有许多大河注入,如多瑙河、尼罗河等,海水的含盐度大大低于红海,海平面略高于红海。因此,地中海海水就沿苏伊士运河自北向南流向红海。也就是说,苏伊士运河中流淌的是主要地中海的海水。也有学者指出,为保障一些吃水深度超过10米的大舰巨轮安全通过,苏伊士运河平均深度24米,有些位置还要更深(超过10层楼)。这个深度足以使海水因为盐度、温度和密度而分层。苏伊士运河中的表层水,是由地中海流入红海的海水,底层由红海流入地中海。2、雷赛布迁徙(入侵)Lessepsian迁徙,也称雷赛布迁徙、雷赛布入侵或红海入侵。这是指海洋生物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迁徙和所造成的生物入侵现象。Lessepsian一词来自斐迪南·德·雷赛布的名字,他正是当年主持开凿苏伊士运河的人物。现在,雷赛布迁徙也用来指通过人为建筑、人为干预而迁徙的动物及行为。本文也在此希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