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海洋与湿地
深海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群落之一的家园,其动植物群落对外界压力的响应机制尚不为人熟知。随着全球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深海采矿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前沿话题。“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年11月下旬的一篇最新研究。该研究结果于11月21日发布在《自然通讯》期刊上,首次揭示了深海浮游水母对海洋变暖和深海挖矿引起的沉积物扰动的应激反应。这项研究由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科学家领导,通过探讨深层水母在面对挖矿引起的沉积物悬浮和全球变暖时的应激反应,旨在为理解深海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供初步见解。深层水母作为研究对象被选择,是因为它们生活在中层水层,对环境变化可能表现出敏感性,而目前关于深海中层水层动物对压力的反应的研究相对有限。这项研究成果有望为未来深海挖矿活动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提供重要的参考和警示。
本文共计约字,阅读约8分钟
深海是地球上一个鲜为人知的动物群落的栖息地,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为环境压力。人们对这些生物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了解仍然有限。该研究由基尔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领导,首次为深海浮游水母对海洋变暖和深海挖矿引起的沉积物扰动的应激反应提供了初步见解。
对深海生物的一个潜在的可能性,是巨大的环境压力是与商业深海矿产开采有关的环境干扰。尽管采矿活动的目标是海底矿产,但它们也会扰动并泵送起海底的细粒沉积物,生成沿海底的悬浮沉积物“云”(称为泥浆)。一旦收集到船上,收集的沉积物将需要排放回水体。由于目前没有规定排放沉积物的水深,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沉积物云可能会在水体中延伸数十到数百公里。因此,深海采矿不仅会影响海底动物群落,还会影响水体中的动物群落,即所谓的中层水体。由于中层水体通常几乎没有沉积物,预计中层水体的动物对采矿引起的沉积物扰动将非常敏感。
图片来源:GEO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