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早上读者群
小米发来一张晒单,她把这几本书放在一起和孩子共读。《我们的感觉》和《奇妙国》都来自上周的爱心树童书专场(优惠信息已过期,书单戳:爱心树书单1爱心树书单2)《建筑师的大创造》来自北科,青山邦彦出品。内文是这样,讲的都是视觉陷阱。小米说——?错位的建筑结构这本之前买回来孩子不爱看,这次视觉陷阱玩了一会儿来兴趣了,把建筑结构这本全部找了一遍,还挺开心的。松妈赶紧顺杆子爬,推荐了这本《给孩子的视觉魔法书》,里面有55个视错觉游戏,是松很喜欢的一本。讲视觉的,还有《视觉之书》《声音之书》《视觉之书》双双获得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童书最佳作品奖;《视觉之书》获年德国书艺基金会全球最佳书籍设计(世界最美的书)铜奖;讲到人们的视力能敏锐分辨不同的颜色。盲人如何“看”又贯穿着思想——比如“我们为了看到更多东西,可以改变视角”。比如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并不总是我真正的样子——那什么样才是你真正的样子?这本《鸭子!兔子!》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学,也是视觉游戏。读者朵朵妈推荐这本蒲蒲兰出的《想象有一天》,是视错觉,也是想象游戏。松妈找到了常立老师的精彩导读,戳:绘本界的"盗梦空间"(想象力视错觉)之前读“视错觉”相关书的时候,可能我们就当一本游戏书翻一翻,感叹几句“wow,好奇妙”,就扔到一边了。保存好下面这个书单,你会发现,围绕视错觉,可以从科普的角度讨论视错觉的生理机制,也会发现视错觉可以用来进行有趣的创造,是不是书就不止读一遍啦?大家聊着聊着兴致起来了,
朵朵妈又抛出了自家最近在读的书单,有关生命和进化、遗传主题。她推荐了《灯塔水母》和《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是爱心树出品。
《灯塔水母》有关生命的流转。
《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有关家族的结构、传承(物质、精神的)
还有这本伊娃娜的《蓝色棍子·蓝色箱子》
这本我没读过,看了简介,很有趣——
小女孩克拉拉在9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一份礼物,那是一根棍子,它是家族的女性长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这根蓝色棍子不长不短,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小男孩埃里克在9岁生日的时候,也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个由他的家族男性长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箱子。这个蓝色箱子不大不小,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纹。这份特别的礼物在传承给他们俩的时候没有任何线索。不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也没有使用说明。不过,和这份礼物一起传给他们俩的还有个旧日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曾经获得这份礼物的人是怎么使用它们的。
克拉拉的姐姐、妈妈、姥姥,以及埃里克的哥哥、爸爸、爷爷,在他们9岁的时候都曾经用各自的方式玩过棍子和箱子。有的女孩子用这根棍子训练自己的宠物小家鼠,有的女孩子用它做娃娃玩演戏的游戏,还有的女孩子用它在雪地里画出准确的圆形,甚至用它制作出了日晷。有的男孩子在箱子里贴上镜子映射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男孩子在箱子里放上鸡蛋孵出小鸡,还有的男孩子把它做成小车来运载自己珍视的东西,甚至有用它来制作沙漏测量仅属于自己时间的男孩子……读完这些异想天开的记录,克拉拉和埃里克合上了笔记本开始思索:“在把它传给下一个人之前,我也要在这个笔记本里留下有趣的故事!”让我想起前两天和松同学有关男孩、女孩的讨论。来源于《思考世界的孩子》中的一个话题,里面就讲到了男孩、女孩对玩具的选择和玩法。以上几本都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生命的传承、演变,也可以继续延伸到男女差异,甚至男孩女孩的养育方式(家族传承方式)的不同。下面几本从科普的角度聊一聊。一本是《骨头的漫长之旅》,有关脊椎动物的演化。类似主题的,奇想国也有一本,《我曾经是一条鱼》,比上面一本适合年龄更低一些。这两本都是朵朵妈推荐如果孩子问,那这些特征是怎么传下来的呢?可以看这本《DNA-基因和遗传的秘密》那遗传、进化的过程中会不会有bug?当然有!我家点播率最高的科普书之一《遗憾的进化》就讲的这个,这本也是年日本13万小学生“童书总决选”第1名。这套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搞笑”。它将目光投向的是平时的科普书不太着墨的领域——“动物的缺陷”。动物们历经漫长的进化才幸存下来,但进化不是一条一往无前的直线。而是曲曲折折,有得有失。奇特的身体、鸡肋的能力、遗憾的缺陷,正是生活的真实样貌。松妈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最近还出了一本新的更“惨烈”——《哎呀,竟然就这样灭绝了》,和《遗憾的进化》是同一个主编,入选年日本第2届小学生“童书总决选”Best,获评日本电视台“世界第一想上的课”。
这个主题类似的书真不少,读者推荐了这些。最后松妈再来推荐一本写达尔文的,展现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与思维方式。编辑的解读写得很赞,戳:孩子沉迷抖音怎么办?这本童书早点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