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丨听说咱大金塔发现淡水水母啦求鉴定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水母通常生活在海洋中,这次竟然在淡水中发现了它们的身影,真稀奇!”9月9日,王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和家人去金塔游玩时在一处淡水湖中发现了水母。

市民游玩无意发现水母9月10日,记者在王女士家中看到了她养在一只玻璃碗中的水母。这些水母有拇指盖大小,呈半透明状,在水中游动时,外形如一把撑开的伞,有规律地一张一合。凑近仔细看,还能看到“伞心”周边有几条细而柔软的触角随着身体摆动,轻轻浮在水中。王女士告诉记者,9月5日,她和妹妹开车带孩子去金塔金鼎湖游玩。快到目的地时,他们在酒航公路西侧的一处岔路口看到有人在附近的湖里钓鱼、玩耍、拍照,周围还有红柳,景色不错,便改道去了这片有水的地方。“太阳快要落山时,我们看到湖里漂浮着一些小生物,起初以为是有人丢弃在水中的餐巾纸浸泡后变成了这样,仔细一看却不是,因为它们在水中游动。”王女士称,当时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生物,后来成长在江苏的妹夫认出是水母。由于是第一次看到水母,她觉得好奇,便用饮料瓶带回了12只。是否桃花水母有待鉴定回到家后,王女士把这些水母养了起来,每天拿到有太阳的地方晒一晒。她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水母,其形状如桃花,也称桃花水母,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王女士联系了中科院兰州分院,工作人员称西宁有研究水母的专家,希望能得到进一步鉴定,但电话接通后,中科院西宁分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院里现在没有做这方面研究的人了。王女士希望能有人作出鉴定。随后,记者联系了酒泉市渔业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淡水水母一直以来就很稀少,此前酒泉没有发现淡水水母,也没有专门研究海洋生物的专家,还无法立即作出鉴定。

←相关链接→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研究专家认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居住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常出现在温暖的水域中,但水温不能高于32℃。在初夏5月水温14℃和深秋11月水温12℃时都曾采到,每年6—10月的夏秋季节出现最多。这时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食物使其大量繁殖,7—9月达到高峰,10月底或11月初后桃花水母群体数量迅速下降,此后便销声匿迹。同一地点常年(或每年)出现的现象十分罕见。桃花水母喜弱光,有一定的趋光性,早、晚分布在水的上层或表层,中午光照强、水温高时则多分布于水的中下层,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和傍晚时更易采到。自然界的桃花水母在低温、富营养及饥饿的不利环境条件下,螅状体可收缩,分泌一层坚硬的保护膜包被身体,成为休眠体。有学者认为,休眠体能通过水生植物、动物(如鸟)或人为的因素而使其传播。环境条件改善时,休眠体重新发育为螅状体,其生活史得以继续。也有研究者认为,桃花水母喜生活在富营养的池塘,且胜过寡营养的大湖泊,寡营养的水域中缺少浮游植物,当然也影响小型浮游动物的繁殖,桃花水母就没有了生存的饵料条件,只要不是长期的严重的富营养化的水域,还是有可能出现桃花水母的。

来源:《飞天周刊》

总监制:王新成

点赞是一种鼓励

转发传递友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mua.com/smfz/5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