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心心悦读
一起来到海边~~
认识海边的小生物
在海滩边都会看到许多的礁石。
有的礁石和陆地河床上的岩石没什么区别,表面光滑;有的岩石表面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寄生生物。人们在海上作业、游泳等遇到这类礁石,不小心就会网破、血流的。
这些生物,它必须依附在礁石、竹子、木块、船体吃水部分,或者生物本身遗骸等物体上才能着床生长。
下面,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海边的各种小生物。
1
奇丑无比的地狱美食,却是海里的“死宅”
去海边,不就是一半奔着阳光,一半奔着鲜美的海鲜去的么?
鱼虾蟹吃多了,下面这种海产你就不一定吃过了,它真是奇丑无比,真不敢想象第一个吃下它的人是抱着怎样的心态,不过它的鲜美却能征服每一位食客。
它是谁?
吃货
这是什么呀?是不是龟爪?
是藤壶的一种,叫鹅颈藤壶!
二货
鹅颈藤壶
鹅颈藤壶在中国被称为狗爪螺,是藤壶类生物。又名海鸡脚,有“来自地狱的海鲜”之称,生活在海流交换较为频繁的岛屿礁石缝隙里,它的生长环境对水质要求很高,微量元素高,味道鲜甜。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才挖掘出藤壶的真实身份。
它们的特点可不只是好吃这么简单。
在海岸边我们所看到的藤壶外型,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鹅颈型藤壶,它们经由一个不同长度、呈圆柱型的茎,附着在硬物上;
另一种是圆椎型藤壶,它的外壳由复杂石灰质所组成,看上去像座火山缩小的外型。
藤壶,它还是海里的“死宅”
二货
海边圆椎型藤壶的个体不大,但吸附力极强,若想用手把它从附着物上拔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须借助凿子类的硬金属才能将它敲下来。也因为它有坚硬且附着力强的外壳,常会造成岸边戏水者无意间的伤害。
以上这两种型式的藤壶开孔部,都有一个由许多小骨片所形成活动壳盖,当水流经过孔部时,壳盖会打开,会由里面伸出呈羽状的触手,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组成的活动壳板,由肌肉牵动开合,藤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等到退潮后,壳盖会紧紧地闭起,以防止体内的水份流失,及防御其他生物的侵扰。
虽然藤壶有很坚硬的外壳保护,但海中的海星、海螺,及天上的海鸥,都会把它视为摄食对象。
2
叫你一声蟑螂,你敢不敢应?
在礁石上、码头、船坞、破旧船等处成群出现这样的一群一群小家伙。
它貌似蟑螂,因此被叫海蟑螂。
海嶂螂为半陆生种类,大多数种类栖息于高潮间带区域的岩礁石缝中,是潮间带生态系的重要成员,仅少数种类生活在山地溪流附近。
一般成群活动,每群由10~30个个体组成。
海蟑螂爬行十分迅速,据报道其步足每秒能跑16步。海蟑螂反应灵敏,水陆两栖,以陆栖为主,经常吞食紫菜等经济藻类,在某些地区成群活动,密度很大,对海藻养殖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是海产养殖业敌害之一。
吃货
海蟑螂太恶心了,我不要吃
海蟑螂不但可以吃,还有药用价值呢
二货
在中国南方沿海渔民常用海蟑螂治疗跌打损伤和小儿疳积等症,为药用动物之一。
3
是龟壳,还是濑尿虾?
礁石上海藏着这样的小生物。
它有贝壳,下面还有毛毛藻藻感觉的一层,严严实实地吸在礁石之上。
它叫石鳖,也是一个“死宅”
二货
石鳖
石鳖是原始类型的贝类,它的颜色和岩石一样,形状有点像陆地上的潮虫。
石鳖通常呈卵圆形,扁平,两侧对称。
它的贝壳由8块壳板覆瓦状排列而组成。
贝壳周围有一圈外套膜,又称环带。
它的足扁而宽,几占整个身体腹面,适于吸附在岩石表面或匍匐爬行。
石鳖是海洋浮游生物重要组成之一。
石鳖的眼睛长在哪里?
石鳖的头部没有眼睛。那么,它的眼睛长在什么地方呢?
说来很奇怪,它的眼睛是长在身体背部的贝壳上面的。
吃货
为什么别的动物眼睛都长在头上而石鳖却长在背上呢?
因为石鳖的头是盖在贝壳的下面,只有贝壳露在外面,能接触到光线,所以眼睛也只有长在这部分才管用。
这是生物身体构造跟环境条件统一的一个例子。
吃货
我只关心它好不好吃,嘻嘻~
它的肉可食,但产量少,经济价值不大。
但是有不法分子会把干石鳖冒充干鲍鱼出售,买干鲍鱼的时候就要小心辨别了
二货
石鳖的种类
石鳖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地的海里都有分布。
通常生活在海水盐度正常的岩岸或盐度较高的大洋底部,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区很少,除了浅海岩石上生活的许多种类以外,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深海、有的种类附着在海藻或其他动物的身体上生活。
它们身体的颜色跟它们附着的物体或生物的颜色相似,是很好的保护色。
吃货
给我看了这么多恶心的家伙,搞得我胃口都没有了
那,给你看些可爱的吧
二货
4
这一辈子啊,不就是图个房子吗
在黄海及我国南方海域的海岸边,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容易发现它。
它就是寄居蟹。
寄居蟹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纲十足目下的异尾类,而我们常说的螃蟹属于十足目下的短尾类。
寄居蟹常寄居于死亡甲壳动物的壳中,以保护其柔软的腹部,故名。世界上现存多种寄居蟹,绝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数生活在陆地。
寄居蟹品种那么多,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就给你讲讲在广东海边常见的其中两种吧
二货
艾氏活额寄居蟹
这种寄居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它的左螯掌部外侧面常附着海葵。
简单鉴别:有羽状触须;左螯显著大于右螯;可动指和不动指之间具显著缝隙;左螯可动指外侧面具有两行大刺。
这是国内非常常见的品种,分布很广,广温广盐性种,能适应汽水环境甚至短时间的淡水,海滩上非常的常见,也是每年节日过后在论坛上出现的比较多的品种,
在野外属于优势物种,在水族箱内密度高的话会互杀。
兰绿细螯寄居蟹
这种寄居蟹在我国分布很广。
常寄居在珊瑚礁礁坪,沙质底,海草床;潮间带至潮下带浅区,体型小。
简单鉴别:步足绿色/棕色,前端浅色,颜色交界处有一个黑环;螯足等大,有很多白斑,前端浅色。
兰绿细螯寄居蟹福建、广东均有,特别是在海南一带非常常见,如果是冬天去海南,甚至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兰绿细螯寄居蟹聚焦于礁石下面“休眠”。
5
妈妈说,好看的都不好惹
这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吃货
我猜到了,是水母!
水母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它们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
无论是热带﹑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有它们的影踪。
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过余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水母虽然长相美丽温顺,而且多数是透明的,其实十分凶猛。在伞状体的下面,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在触手的上面布满了刺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
一但被水母刺到,会感到炙痛并出现红肿,所以在海边玩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碰到水母,
千万不可大意,以免发生意外
二货
6
神秘的蓝眼泪,是蓝精灵来了吗
看过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小伙伴
应该对会发光的马祖海滨记忆犹新
深夜广阔宁静的马祖海上
随夜色漾起点点蓝色荧光
整个海面好似人间天堂
你以为荧光蓝的海水只是电影特效?
NO!!现实中你也能看到!
惠东双月湾就出现了“蓝眼泪”奇观!
吃货
这么神奇的“蓝眼泪”是怎么形成的?
“蓝眼泪”本身就是夜光藻,
成片的蓝色海洋其实属夜光藻引起的赤潮
二货
在每年4—7月份,广东惠东的双月湾都有机会偶遇“蓝眼泪”哦,运气好的话,就能看到这个奇观。
最后,叨叨两句。
这篇是心心悦读生物知识系列之一。
灵感来自于五一假期,我们四个家庭去双月湾海边发现各种小生物的小兴奋。
心心悦读请了各行各业的朋友来助阵,给孩子们讲故事,科普小知识,无他,世界那么大,学多点小知识,去寻找诗和远方。
so,带孩子去野吧。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心心悦读
阅读
探索
想象力
父母装逼手册
助你装逼成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