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手段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华大基因作为中国基因检测事业的开创者,可以说对中国整个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居功之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大基因作为中国基因检测的领军企业,值得尊敬,它不仅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承建了中国国家基因库,而且成为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黄埔军校,涌现出一大批基因行业人才,也为中国贡献了很多精准医疗企业,促进了中国基因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在生命科技时代来临之时,超越美国逐步成为现实。
基因谷不完全统计从年开始截至目前,
共有25家基因领域的华小华创诞生:
这25家基因检测公司涵盖了科研测序、无创产前检测、个人基因组、肿瘤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基因大数据、设备器械等基因组学应用的所有细分领域。
根据基因谷推算,华大基因最早将于下个月(即3月份)在A股上市。
年12月11日,华大基因向证监会递送了公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根据IPO排队情况和IPO流程推测,华大基因上市时间大概在年年初。
精准医疗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也进入了资本的收获期,所以基因谷对华大基因即将成功上市充满期待,至于上市后估值几何,其实分歧还是很大的,先来了解一下背景信息。
一、“华大基因”公司基本情况
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以诊断和研究服务为核心。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
1、公司网络布局
公司形成覆盖全球的分支机构和业务网络。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2、公司发展状况
公司近年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H1分别实现7.9、10.5、11.3、5.7亿收入,复合增长率约20%,净利润分别为达到、、、万元。公司净资产规模从年的1.5亿快速增长到年上半年30亿,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年由于Illumina大幅提高耗材供应价格导致公司利润水平波动较大,随着自主产品推向市场,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恢复。
3、公司主要营收分布
四大核心业务快速增长,全球收入结构良好。华大核心业务包括基础科研服务、生育健康服务、复杂疾病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领域,从收入结构看,以国内收入为主,同时全球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也较高,保持了全球化发展的扩张趋势。
从上图我们发现,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占比逐渐扩大至42.98%,跃升为第一大主营业务,超越了基础科研类服务的31.52%。其中NIPT占据生育健康服务类90%。,也就是年之后逐渐形成规范的无创产前胎儿诊断。
二、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垄断、中游火热、下游打开未来之门
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
(1)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仪基本被Illumina与LifeTech垄断,而华大基因通过收购CG介入,已具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基因测序技术成本不断降低,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亿美金,降低到美金,并在不断降低;继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之后,第三代以及其他新的基因测序技术亦在不断衍化进步与创新中。
(2)产业链中游基因检测服务中,NIPT技术已非常成熟,而PGS、肿瘤及遗传病筛查的科研项目不断创新前进,产业成熟度也在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个千亿级别的基因检测服务产品。
(3)产业链下游,号称“上帝之手“的基因编辑治疗CRISPR/Cas9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新锐领军企业Editas,CrisprTherapeutics拟在纳斯达克上市,美股映射亦有望带动A股相关标的的投资热度;而基因大数据领域将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扩张和普及而指数级高速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测、分析、调控以及精准治疗产生巨大的作用。
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带领中国经历了20年的IT(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还会继续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以健康和长寿为追求目标的BT(生物技术)正在逐步引导人类走向生命科技时代。
目前受制于技术处于发展初期,以及医生和大众的认知和接受度较低,整个市场规模还不大,但基因科技必定是未来几十年持续高增长,经济规模超越信息技术成为第一产业。
在当前的基因检测服务领域,肿瘤学市场规模最大,目前市场规模大约在30亿左右,未来五到十年内,可以达到亿的规模,这一块已经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老牌的华大基因、博奥生物、达安基因、安诺优达、诺禾致源,无论是大牌生物公司旗下的中源协和基因、乐土基因还是明码生物,无论是新兴创新企业燃石医学、吉因加、泛生子、思路迪、海普洛斯,还是第三方检验金域、迪安、爱迪康,都无一例外的进入了这个市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目前的覆盖率大约在10%,市场规模在10亿左右,目前主要被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占据,随着无创产前诊断进入各地医保,这个市场将快速增长至百亿规模,也开始迎来更多企业进入和瓜分市场,年开始就有明码科技等企业进入其中,年,已经有更多的企业进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领域。
基因科技在医疗领域的逐步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从肿瘤、遗传生殖不断的向慢性病、用药指导等各领域延伸。虽然面临着检测价格的降低,但整个市场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大众消费类基因检测将是医疗领域之外的又一个庞大市场,大众消费类基因检测就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涵盖祖源分析、运动、营养、美容等方面的基因检测产品,市场方向以个人、家庭为主。消费类基因检测目前市场规模难以估计,完全依赖于人群接受程度,但这一块是理论市场规模最大,前景无限的领域,仅仅以1%的渗透率预估,就有一千五百万人的规模,以覆盖易感基因、遗传性疾病、个体特征、用药指导最低要求的套餐价格0元预估,就有亿的规模。这一块除了原先细分领域的23魔方、水母基因、爱基因等公司,华大基因、达安基因、中源协和基因、诺禾致源等都已涉足其中。
对于基因科技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就是依托于基因科技的生物技术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将力争在生命科技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以避免在信息技术时代跟随者的姿态再次出现,通过大力发展生命科技,引领全球技术发展,成为世界科技中心;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基因科技还处于发展初期,作为开拓者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反过来,如果混沌不再,一切都已明晰,市场发展成熟,也就失去了先入时机。
华大基因的估值可以对比下已经成功抢先一步,通过借壳天兴仪表的方式登陆A股的贝瑞和康:
财务对比
华大基因(年1-6月份)
贝瑞和康(年1-6月)
总资产
36.5亿
11.8亿
净资产
29.76亿
8.99亿
营业收入
5.65亿
3.85亿
净利润
0.82亿
0.57亿
(以上资料来源于公开资料,如有出入,请及时联系)
结合贝瑞和康和华大基因年融资估值对比情况(贝瑞88亿和华大亿)
目前给予贝瑞和康亿的市场价格,是比较合理和靠谱的,由于华大基因在知名度、产业链以及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的优势,基因谷认为给予华大基因2-3倍的估值比较合理,至于千亿的估值那是不靠谱的。
您认为华大基因上市估值应该是多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